武大性骚扰案,闹了两年,终于有了结论。
可这事的余波,远没平息。一个女生举报男生性骚扰,从“声泪俱下”到“法院判无罪”,剧情反转得让人目瞪口呆。
更炸裂的是,杨某不仅败诉,还在社交平台高调炫耀自己“保研成功”,态度嚣张得让网友炸锅。
武大杨某网暴肖某性骚扰
2023年武大图书馆自习室,杨某和肖某成了“主角”。这场风波的起点,是杨某的一声怒吼。
她说自己被对面男生“性骚扰”。证据?五段她偷偷录下的视频。她说看见肖某隔着裤子用拳头摩擦下体,长达一个小时。杨
某一边大声指责,一边逼肖某写道歉信。
肖某写了两封道歉信,内容还前后矛盾。第一封说侵犯了姐姐隐私,第二封又说做了下流事。
这个19岁的男生,刚进大学,性格内向,面对“姐姐”的咄咄逼人,根本招架不住。
以为写了道歉信就能息事宁人,没想到杨某根本不打算放过他。
道歉信送到辅导员手里,杨某不满足,又找上学校。她要求学校重罚肖某:取消评优、保研、入党资格。
一开始学校还算冷静,查监控、调研,但没拿到“实锤”证据。
杨某不依不饶,质问学校偏袒男生,把这件事整理成长文发到公众号,一下子点燃了网络。
网络上的正义感有时候像洪水猛兽,来势汹汹。
网友看到“女研究生举报大一男生性骚扰”,再加上那句“有视频为证”,瞬间口诛笔伐。
学校压力山大,两天后果断下处分,“记过”,理由写得委婉,“不雅行为”。
但舆论哪管什么细节,这下肖某成了众矢之的,网络狂欢,开盒、谩骂、诅咒,肖某和家人一夜之间被推上风口浪尖。
肖某的生活彻底变了。他在校园里成了“罪人”,同学看他的眼神都变了,家里也遭了殃。
爷爷郁闷至疾,几个月后去世;姥爷被气晕成了植物人。
肖某自己更是精神崩溃,被诊断为PTSD,经常自我伤害。
学业、前途全毁,人生直接掉进了黑洞。
反转,肖某母亲发声,法院审判
事情真就这样结束了吗?2024年初,肖某的母亲站了出来。她不忍儿子被毁,决定自证清白。她公开了肖某长期就诊的皮肤病病历、医生录音、聊天记录——原来肖某患有特应性皮炎,湿疹严重,气温一热就痒得难受。
所谓“不雅动作”,只是隔着裤子挠痒。
母亲的发声,带来剧情反转。网友开始质疑,杨某是不是误会了?肖某真是“冤枉”?可杨某并不认输,把所有证据又打包给法院,起诉肖某“侵犯人格尊严”,要求道歉赔钱。
审理持续了大半年,7月25日,法院判决出来——肖某无罪,不构成性骚扰。
判决书里,医学专家的意见被采纳,法院明确说:肖某的行为无针对性、无目的性,无法认定为性骚扰。
杨某的诉求,统统驳回。
杨某态度嚣张
本以为,法律说了算,一切就此结束。
可杨某偏不。判决下来的第二天,她在多个社交平台发文,语气嚣张得让人头皮发麻。“不好意思啦,我确实是保研成功了!”
“我会继续美美读博,至于肖同学,保研会很困难吧。”
还“威胁”道,不管肖某去哪读书,她都要“继续举报”。
这波操作,直接点燃了网友的怒火。有人痛骂她“人品恶劣”,有人质疑她“怎么还能进法考”。
更离谱的是,有网友扒出她在朋友圈说自己也快崩溃了,这种前后反差,谁看了都一脸懵?
一边自信放话,一边又说自己难受,这种情绪拉扯,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演戏。
经济学者点名开除
事情闹大后,老校友坐不住了。著名经济学者、原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,点名武大,建议学校“开除杨某学籍”,取消她的学历,甚至建议香港浸会大学撤销她的博士录取资格。
梅新育说得掷地有声,理由很直接:杨某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学校声誉。
“希望母校尽快给予杨同学最严厉处分!”
这不是简单的道德谴责,而是直接给管理层下了“命令”。
网友一看,纷纷响应,举报邮件、留言、评论,香港浸会大学的评论区都快被淹没了。
而武大这边,却选择了沉默。评论区关了,舆情应对“消极”。
网友骂,“当初处分那么快,现在啥都不说?”一句话,道尽失望。
胡锡进发声
老胡也没闲着,终于发声。的态度很明确:法院既然认定肖某清白,武大就该撤销处分,公开道歉。
如果杨某真有炫耀、嘲讽的帖子,她也得道歉。至于论文造假,胡锡进认为学校应该客观公正调查,不能再犯错。
老胡还特意劝大家,别再网暴杨某了。
毕竟,网暴给肖某造成的伤害已经够深,不能用以暴制暴。
他还拿大连工业大学那件事做了对比,点出“法律和道德是两回事”,希望武大能给个说法,别再拖延。
胡锡进这一番话,既有情怀又有理性。网友们虽然有不满,也不得不承认,老胡这波站在了正义一边。
被扒杨某论文疑造假
事情越闹越大,杨某的“学霸人设”也遭质疑。
网友们把她的硕士论文扒了个底朝天。错别字满天飞,法律条文张冠李戴,甚至连年代都能搞错。
论文里自编“离婚法”,逻辑混乱不堪。还有人怀疑她捏造数据,论文疑似造假。
举报信如雪片飞向武大、教育主管部门。
大家的诉求很简单——查清楚,造假就撤销学历。但武大依旧选择沉默,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。
质疑杨某论文造假博主被“警告”
更有意思的是,质疑杨某论文造假的博主们,居然收到了“警告”。
有网友表示,自己在网络上发了杨某论文的漏洞后,账号被限流,评论被删除。
有的甚至收到“侵权警告”,被要求删除内容。
质疑的声音被“消音”,反倒让网友更气愤。
有人说:“难道查论文造假都成了‘碰瓷’?”
也有人调侃,“武大果然没让大家失望,该沉默时沉默,该糊涂时糊涂。”
更严重的是,还有网友称,自己被帽子叔叔找上门。
结语
杨某的嚣张,武大的沉默,论文造假风波,哪个不是现实的讽刺?
事件走到今天,谁是赢家?肖某的青春被毁,杨某的前路未卜,学校声誉也打了折扣。
你怎么看?你觉得武大和浸会大学会如何处理?杨某该不该为自己的行为买单?
融信配资,德创配资,真正的实盘配资平台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