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《DefenceSecurityAsia》8月10日的报道,韩国与阿联酋近日签署了一份关键的《全面合作意向书》,标志着双方在KF-21“猎鹰”多用途战斗机项目上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。这份协议不仅仅是表面的外交交流,而是包含了一系列具体的合作安排。协议中明确指出,阿联酋空军将有机会全程参与KF-21的试飞,甚至可以直接参与战斗测试与评估。同时,阿联酋空军官员将访问韩国空军即将部署该机的基地,全面了解该战机的使用情况。
更为重要的是,协议还设立了定期的防务会议机制,每半年一次的会议将用于跟踪项目进展,解决技术问题,以及探索更深层次的合作模式,如技术转让和联合研发等。通过这样的安排,双方不仅能在军事技术方面深化合作,还能促进长远的战略协作。
在最近的一次互动中,阿联酋国防部副部长易卜拉欣·阿尔·阿拉维亲自登上了KF-21试飞飞机,体验了一次被称为“友谊飞行”的试飞活动。在飞行过程中,阿尔·阿拉维对飞机的座舱布局、航电系统的交互以及飞行操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体验与评估,进一步加深了对该机性能的了解。尽管阿联酋尚未签署正式的采购合同,但双方的合作互动已远超一般的军贸推介,KF-21的大宗订单已经显得几乎是板上钉钉。
展开剩余66%KF-21是由韩国主导研发的四代半多用途战斗机,尽管其当前的BlockI/II版本依然使用外挂武器,影响了部分隐身性能,但该机的技术路线已明确瞄准了五代机的标准。其设计预留了未来升级的空间,例如内部弹舱和隐身涂层的升级。韩国计划在BlockIII版本中,全面实现内埋挂载,以增强雷达隐身能力,从而进一步提高战斗机的综合作战能力。
KF-21搭载了韩华系统的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,光电瞄准系统,电子战套件等先进装备,已成功完成了“流星”超视距空空导弹和IRIS-T近距格斗弹等现代武器的试射。韩国空军采用“先交付、后升级”的模式,以确保战机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批量服役,同时为出口客户提供灵活的采购及后续升级服务。
与KF-21相似的是,土耳其的KAAN战斗机也被定位为第五代战机,尽管目前仍处于原型机与地面测试阶段,外形和气动布局都十分注重隐身性能,因此在市场上被戏称为“PPT战机”。虽然两者在研发成熟度上仍存在不小的差距,但它们都秉持着“自主研发、出口限制少、可转让技术”的市场战略,并且都在全球范围内收获了相当数量的订单。
目前,KF-21已获得多个国家的正式采购订单,韩国空军已经签署了两批共40架的采购合同,而印尼在解决了资金分摊等问题后,也确认购买了48架,成为了该机型的最大海外客户。除了印尼外,波兰、马来西亚、阿联酋、印度等国也对KF-21进行了技术评估,或与韩国方面有了初步接触。相比之下,KAAN虽然尚未完成完整的作战能力部署,但土耳其与印尼已签署了48架的正式采购协议,合同金额约为100亿美元,并承诺进行技术转让与本地生产线的建设。此外,埃及也已获准加入KAAN的研发项目,未来有可能成为订单的来源。
值得注意的是,阿联酋和埃及是中国军工产品的长期客户。阿联酋采购了多型中国“翼龙”系列察打一体无人机,还购买了天龙-50中程防空系统,以填补美欧拒售后防空领域的空白。埃及则在导弹、防空系统、轻武器等多个领域与中国保持着广泛的合作,包括红旗-9防空系统的出口版。这些国家本来是中国五代机的潜在客户,但现在却被韩国的KF-21和土耳其的KAAN抢走了市场份额。
对于中国而言,未来向这些国家出口五代机的成败并非唯一关键。当前,中国依然需要集中精力满足国内的装备需求,尤其是在歼-35的生产能力与海军、空军的列装需求上。由于确保航母战斗群和空军隐身机队的战斗力仍在提升阶段,中国显然无法为出口市场进行大规模的排产。
发布于:天津市融信配资,德创配资,真正的实盘配资平台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